【世界日報╱編譯中心綜合華盛頓11日電】 2010.01.12 07:48 pm

1990年代末各國駐美大使只有五位女性,現已增加到25人,在華府的全部182名駐美大使中雖然仍占少數,但在一個多世紀來一直是男性天下的外交界已是空前紀錄。

華盛頓郵報報導,造成這種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,就是美國外交高層女性增加,而有些人稱之為「希拉蕊效應」。

美國最近四任國務卿,就有三位是女性。梅德蘭‧歐布萊特(Madeleine Albright)1997年成為美國歷來第一位女性國務卿,康朵莉莎‧賴斯(Condoleezza Rice)在2005至2009出任此職。

去年上任的希拉蕊‧柯林頓更是聲名赫赫,因為她曾經是美國第一夫人,也競選過總統,並積極往來全球倡導女權。

華府現有來自安曼的阿拉伯國家歷來第一位女性駐美大使、印度50多年來第一位女大使、來自哥倫比亞的拉丁美洲唯一女性駐美大使。

1984年才為女性賦予投票權的歐洲小國列支敦士登,現任駐美大使Claudia Fritsche說,歐布萊特、賴斯和希拉蕊這三位女性接連出任美國國務卿,產生全球效應,激發、助長和鼓勵任命女性大使的趨勢。

一些美國外交官說,指派女性大使可以顯示這個國家正邁向現代化,並與美國並駕齊驅。

對於許多國家而言,駐美大使非常重要,只有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和勢力強大的政治人物才可能獲得這個職務。現在愈來愈多女性擁有這種地位,反映世界各地的女權進展。

一直到1970年代末,美國女性外交人員一旦結婚就得辭職。現在情況完全改觀,新招募的外交人員有一半以上是女性,駐外首長也有三成是女性。

隨著美國外交界逐漸改觀,不再是耶魯大學畢業的白人男性的天下,女性在其他國家外交界崛起的趨勢也在加強。